種仙人掌好像是在自找麻煩似的,
就是綠綠、圓圓的,不小心還會被刺到!
幾年前開始種多肉植物的時候買了幾盆,
原本只是好玩、種種看,
沒想到種著、種著,竟然開花了 ~~
花很漂亮,而且顏色也很美,
可是好景不常,到了三芝陰雨綿綿的冬季,
陸續掛了幾顆… >_<
這次要介紹的就是在這種環境之下露養也能存活的品種:緋花玉、緋牡丹、牡丹玉、翠晃冠、麗蛇丸,
這幾種同屬於仙人掌科裸萼球屬,
長得都很像、有時還蠻難區分的…
緋花玉
緋牡丹
牡丹玉
翠晃冠
麗蛇丸
分得出來嗎?
一般而言:
緋花玉的花色較紅、稜較不突出、皮偏墨綠色、刺彎、刺座中心點顏色偏深色、種子黑色且較大;
緋牡丹的花色偏淡粉紅、稜較突出、皮有墨綠色、深紫色、鮮紅色(錦,無葉綠素)、鮮黃色(錦,無葉綠素)、橘色(錦,無葉綠素)等、刺直短;
牡丹玉的花色從白色~紅色都有、稜較不突出、皮偏墨綠色、刺直長,據說是緋牡丹的原生種;
翠晃冠的花色較白、稜居中、皮偏墨綠色、刺直長;
麗蛇丸的花色偏白~淡粉紅、稜有一顆一顆的感覺、皮墨綠色~暗紅色、刺直短。
那…,下面這幾棵分得出來嗎?
其實,真的滿難分的,
緋花玉也有比較白的花,也有直長的刺,
同屬於裸萼球屬,據說混種混得兇ㄚ~
大部分的業者不會標示它的名字,
因為都是同屬,性格也都差不多,所以分不清楚也沒啥要緊啦!
在選購時一般以健康、大顆者為優,
如果不喜歡刺的話,可以選擇刺較柔軟、外擴的,比較不刺手。
在花市拍攝的緋花玉植株,左邊的刺較柔軟、外擴(比較不刺手);右邊的刺較硬、直(比較刺手)
刺較柔軟、外擴的緋花玉,可以直接握住也不會被刺
這幾種仙人掌都有出錦的品種,
有錦與無錦的性格都差不多,可是價格就差了幾倍,
出錦也有分成幾種,顏色有分淡綠色、黃色、橘色、粉紅色、紅色等,
錦斑有分點狀、塊狀等,
也有全錦的,最常見的是黃色、橘色、紅色的緋牡丹,
因為全錦的不帶有葉綠素,
因此都用嫁接的,靠台木行光合作用產生養分來存活。
以自己種植的經驗看來,出錦的仙人掌開花性較沒出錦的差一些;長速也比較慢一些(嫁接者除外)。
喜歡出錦的,即使沒開花它本身就像花一般漂亮,
有時甚至五彩繽紛、似玉般的質感。
各種不同錦
全錦的緋牡丹
同樣是麗蛇丸,有些會紅紅的,不確定是不是出錦
這棵原本都綠綠的,後來靠近底部出現黃色部分,也不確定是不是出錦?(不是錦斑)
花是這幾種仙人掌的觀賞重點,
這幾種仙人掌開花性都很好,
有時小小顆的仙人掌也會開花,
當然越大顆越會開,一次開個4、5朵也很常見,
只要是氣溫高的季節裡(春末~秋天)都有機會賞花。
各種不同的花
小小顆的仙人掌也會開花
小側球也能開出大好幾倍的花朵
如果沒有人工授粉,這幾種仙人掌比較不容易結果,
通常開完花後不需理它,
過沒多久它就會乾枯掉落,
今年嘗試人工授粉,希望能採些種子,培育更多美麗的小仙肉~~
自然乾枯掉落的花
底部似乎有隆起,希望授粉成功
名稱/別名/英文:
緋花玉/Gymnocalycium baldianum
緋牡丹/紅牡丹、紅燈、紅球/Gymnocalycium mihanovichii
牡丹玉/Gymnocalycium mihanovichii
翠晃冠/Gymnocalycium damsii
麗蛇丸/蛇紋玉、紫背帝冠、小疣帝冠/Gymnocalycium damsii(K. SCHUM.)
植物分類:
仙人掌科Cactaceae 祼萼球屬Gymnocalycium
型態:
多年生肉質草本
簡介:
原產於巴西、巴拉圭、烏拉圭、玻利維亞、阿根廷的多年生球形仙人掌。
水分:
耐乾,盆土全乾時再澆透,可露養
日照:
全日照,半日照~全日照,半日照為佳
通風:
置於通風佳之處,亦可悶養
溫度:
喜高溫,可耐5℃低溫
修剪:
不需
施肥:
溫度高之生長季節可略施薄肥
介質:
排水佳之顆粒土
病/蟲害:
少見,偶有介殼蟲、銹病
20160629 後記
今年喇花果然有用,成功地結了幾個仙人掌果子,
等果子成熟,即可從果子裡面取種籽,
成熟與否可以以下面幾點判斷:
1) 果子自然掉落
2) 果子裂開
3) 輕輕搖動即掉落
如果果子沒熟就強取下來,可能裡面種籽也尚未成熟,造成不出芽;
如果果子裂開後不管,裡面種籽與果肉可能會被螞蟻搬走,或是散落一地,
所以有果果子的話要經常巡視看看,避免徒勞無功~~
今年的成果
成熟果實
取得成熟果實後,我習慣用細一點的細濾網沖洗(也有人用絲襪),
洗的目的是要洗去種籽與果肉上的膠質以及殘餘果肉,
這樣可以避免種籽糾結成一團,以及播種後發霉的情況,
加一點麵粉適當搓洗,可以加速清洗的速度,
洗後若仍有少數果肉殘留,可以用小鑷子夾去即可,
將果實捏碎,用細濾網沖洗
加麵粉搓揉
洗淨後
用抹布擦去多餘水分
用小鑷子夾去殘餘果肉
倒扣在報紙上晾乾
等種籽完全乾燥、粒粒分明後,
先準備赴有蓋子的透光容器,
底部鑽洞讓多餘水分可以流出,
介質習慣底部用煉石、然後用一般多肉介質、最上層用顆粒最細的赤玉土,
容器與介質
然後將仙人掌種籽均勻撒在表面(不要覆土),
用噴霧器噴濕、蓋上蓋子後,放置於無直接日照之明亮處即可,
可1~2天掀開蓋子查看,
如果土乾了就再噴濕,
如果有發霉物就馬上夾除,以免擴散至健康的種籽與剛發芽的小苗,
這樣就慢慢等小仙人掌長大囉~~
20170226 後記
去年加入一個facebook社團:
我愛緋牡丹翠晃冠★I Love Gymnocalycium-mihanovichii & anisitsii.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RT3653453641/
在這邊有許多專業資深的緋牡丹與翠晃冠同好,
這段期間以來跟著同好前輩們學習了很多,
也發現之前的認知有些錯誤的地方;
還有更多緋牡丹與翠晃冠有趣的地方~
首先,牡丹玉與緋牡丹其實是同品種,
緋牡丹就是有錦斑的牡丹玉,
因此,並不需要稱有錦的為緋牡丹錦。(這點目前沒有普遍共識,可能許多人會有不同看法,這是聽前輩們講解、個人判斷下的認知,不做爭論)
牡丹玉
緋牡丹(部分錦與全錦)
另外一點是緋牡丹(含牡丹玉)與翠晃冠的區分,
在G屬相互雜交混種之下這2種確實不好分辨,
而且習性差異不大,如果只是興趣栽植,其實沒有區分的必要(喜歡就好ㄚ)。
在仙人掌中緋牡丹與翠晃冠的錦斑是最多彩的,
或許在植物界裡也很難找出這麼多顏色的品種了。
而且除了錦斑之外,其實在緋牡丹與翠晃冠身上還是有很多美麗的地方,
例如有人喜歡刺很長的、有人喜歡表皮很光亮的、有人喜歡毛狀體很長的、有人喜歡體色很黑的、有人喜歡肋紋很明顯的、有人喜歡多稜的…
如果每個部位不同特徵細分下去,緋牡丹與翠晃冠只能說變化萬千哪~~
如果多種幾顆仔細觀察的話(勸敗文無誤),
會發現每顆的特性都不太一樣,有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這就是緋牡丹與翠晃冠會如此吸引我的地方。
以前認為所謂的錦斑就是沒有葉綠素的部位,後來發現案情不是如此單純,
錦斑是缺乏葉綠素,但並非無葉綠素,可以從我愛緋牡丹翠晃冠★I Love Gymnocalycium-mihanovichii & anisitsii.的社長這張照片看出來。
而且錦斑不單純僅僅是缺乏葉綠素,還會有嵌合體,猜測這就是為什麼錦斑這麼多彩的原因。
緋牡丹與翠晃冠的錦斑可以有很多的分法,例如:
顏色:白、淺綠、粉紅、桃紅、紅、黃、橘、紫、黑等,3彩、5彩等
分布的位置:稜上斑、疣上斑、稜間斑、腹斑、散斑
分布的狀態:極斑(均斑,每一稜皆有錦斑)、極上斑(每一稜皆有錦斑且分布均勻)
多寡:微錦、塊斑、逆斑(錦斑區域大於體色區域,使得帶有葉綠素的體色反而看起來像斑)、全錦
其他:糊斑、明斑、暗斑
以上的分類也沒有普遍共識,大家參考即可
疣上斑、極上斑
稜上斑、極上斑
稜上斑(此顆錦斑只在稜頂,稜頂斑?)、極上斑
塊斑、明斑
暗斑、極斑
逆斑
腹斑、散斑
全錦
緋牡丹與翠晃冠的錦斑還會隨著環境(主要是日照)、季節、生長等因素變化,
因此種植的過程就變得樂趣無窮~~
增加日照後顏色變化
季節變換顏色變化
除了錦斑之外,還有些特徵會有不同的顏色,例如夕映、紅葉、肋紋、體色不均勻等
夕映
紅葉
肋紋(白色肋紋)
體色不均勻(稜頂偏紅)
種植緋牡丹與翠晃冠的樂趣還不僅於此,
可以嫁接不同的台木、組盆等等…
喜歡的話可以買幾顆回家種種看ㄛ~~
以仙女閣為台木,嫁接多種顏色緋牡丹
模仿原產地莽原的組合盆栽(植栽素材有:緋牡丹、翠晃冠、照波、榆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