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一開始是養月兔耳,
喜歡它毛茸茸&肥嘟嘟的葉子,
摸起來粉舒服~~
過了幾個寒暑,
發現不僅好養,型態也越來越美麗,
很好繁殖,所以就從當初買的一小盆,變成了好幾盆…,
胴切比較快,葉孵比較慢,
可是葉孵通常會出幾個芽點,
很容易變成多頭喔。
之後只要看到不同的”兔耳”就忍不住給它敗了 ~
只是這兔子太可愛、太受歡迎了,
價格越來越誇張,
千奇百怪的兔子也陸續出現,
真叫人眼花撩亂,
有的真的看不出有啥特別的,
有的甚至小小一棵沒根的就要好幾千元!!
至此,實在是再也下不了手了…
幾千塊跟幾百塊跟幾十塊的兔子,差在哪裡??
我想,喜歡就好了…
買了好幾種,最喜歡的還是當初那便宜的月兔耳。
月兔耳Kalanchoe tomentosa
又叫褐斑伽藍、兔耳草,兔耳裡面最原始的品種,
好養又美麗,
不怕外面吹風、雨淋、太陽曬,
這樣反而越來越漂亮哩,
原產於馬達加斯加。
姬兔耳Kalanchoe tomentosa 'Minima'
月兔耳縮小版,顏色比較黑一點,
跟野兔耳很像(我也不太清楚怎麼分),
也跟黑兔耳小時候很像(長大就容易區分了,黑兔耳會長得比較大),
可以露養,長得慢一點。
千兔耳Kalanchoe millotii
雖然也叫兔耳,但葉子無斑點、較月兔耳薄、形狀較圓,
跟月兔耳不太像就是了,
要是不是叫做兔耳,當時應該不會下手,
可以露養,但葉子比較容易曬傷,
原產地也是馬達加斯加。
月光兔耳Kalanchoe behalensis hybrid、Kalanchoe tomentosa x Kalanchoe dinklagei
又叫月之光,感覺像是斑點較淡的月兔,
日照充足時葉子的斑點會較明顯,
可以露養,長速與特性與月兔耳相近。
特黑鮮月兔耳Kalanchoe tomentosa f. 'KOKUSEN'
跟月兔耳粉像,但是葉緣的斑點會連成線,
不過價格就貴了幾倍,可以露養。
玫瑰黑兔
感覺跟特黑鮮月兔耳實在很像…,
似乎差別只在葉子的顏色,
還是其實都一樣??
福兔耳Kalanchoe eriophylla,
葉子覆蓋著一層白色毛毛,
長速極龜、枝條也軟,
所以看它好像都是那個樣子,
軟趴趴地倒在一邊,
不建議露養,當初買的那盆就是放在外面掛點的,
現在著小苗是當時切下來扦插的,
捨不得棄養,但養著也沒啥成就感,
所以就是把它丟一旁囉。
黑兔耳Kalanchoe tomentosa
又叫做巧克力兔耳,
顏色較月兔耳深,也比月兔耳小一號,
原產於中美洲乾燥地區,
可以露養、長速不慢。
黃金月兔耳Kalanchoe tomentosa 'Golden Girl'、Kalanchoe tomentosa 'Show Girl'
比月兔耳小,葉型較長,
顏色比月兔耳黃一點,
但也沒到黃金色,
不建議露養,
當初的母株露養掛點,只剩葉孵小小苗>_<
孫悟空Kalanchoe tomentosa 'Monkey King'
又叫赤兔耳、巧克力兔、赤兔、墨兔耳,
日本栽培種,
顏色深、葉緣無鋸齒,
可以露養、長速不快。
仙女之舞Kalanchoe beharensis 'Drake'、Felt Plant、Felt Bush、Elephant's Ear Kalanchoe
又叫仙人扇、白仙人扇、仙女之舞、姬仙女之舞鞋、貝哈伽藍菜,
肉質多年草本,半灌木或灌木,可長至 3 公尺高,
這種大型肉肉一直都不是我的菜,
只是有一次在福祥看到巨大無比的酷模樣,
就給它煞到了 ~
葉子呈深鋸齒狀、褐色~金黃色澤,
原產於馬達加斯加島,
網路資料說耐寒性弱,必須溫度在 10℃以上。
似乎極容易長出根生苗,
挖出來移植到小盆,這樣長得比較快,
這一點是其他兔子所沒有的。
姬仙女之舞Kalanchoe beharensis 'Maltese Cross'
又叫馬爾他十字仙女之舞、馬爾他十字星、姬仙人扇,
“姬”來自於日文,有”小”的意思
所以姬仙女之舞感覺就是仙女之舞的縮小版,
2個擺在一起,簡直就是巨人與株儒嘛。
玫葉兔耳Kalanchoe Roseleaf
跟仙女之舞有點像,
都是大型多肉植物,葉子顏色也很像,
只是仙女之舞的葉緣鋸齒較深。
閃光兔耳Kalanchoe tomentosa 'laui'
又叫白兔耳,
就像是沒有斑點、葉緣鋸齒不明顯的月兔耳,
毛好像也比月兔耳長一點…
還有2棵連老闆都不知道速蝦米兔的兔耳…
植物分類:
景天科(Crassulaceae)伽藍菜屬/燈籠草屬(Kalanchoe)
型態:
多年生肉質草本植物
水分:
土乾再澆水
日照:
全日照
通風:
置於通風處
溫度:
台灣全島平地皆宜
修剪:
耐修剪
施肥:
春秋2季施薄肥
介質:
排水性良好顆粒土
病/蟲害: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