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風雨蘭,
因為它很好照顧,開花時非常漂亮 ~
有些品種還有淡雅花香喔 ~
花市不常見,但是種的人其實還不少,
有時甚至路邊就能觀賞得到。
(圖片取自網路)
名稱:
風雨蘭
別名:
雨百合、蔥韭蘭、蔥蘭、韭蘭、韭蓮、風雨花、玉簾、紅玉簾、紅花蔥蘭、紅花菖蒲蓮、韭菜蓮、賽番紅花、旱水仙、白菖蒲、紅菖蒲、花韭
英文:
Rain lily、Fairy lily、Cooperia traubii
植物分類:
石蒜科(Amaryllidaceae)蔥蘭屬(Zephyranthes)
型態:
多年生常綠宿根性草本
簡介:
沒開花時像是花園一角的小草,但風雨過後花朵盛開時,便化身成為花仙子。風雨蘭原產於南美古巴、墨西哥、阿根廷、瓜地馬拉、西印度牙買加。為什麼要叫做風雨蘭呢?因為久旱未雨,在降下甘霖之後風雨蘭就會盛開,因此而得名。在日本則因為花潔白如玉、葉墨如簾而稱之為「玉簾」;在西方國家中,風雨蘭被稱作 Rain Lily,意思就是「雨百合」,應該也是因為雨後開花;花型似百合吧。風雨蘭是「西風之神帶來的花」,因為在原產地中南美洲與西印度群島,當地氣候最大的特徵就是降雨多來自西風,所以在大雨過後開的花當然就是「西風之神帶來的花」,屬名Zephyranthes也是希臘神話中西風之神的名字「仄費洛斯」zephyros(西風)與 anthos(花)兩個字所組合而來。為什麼風雨蘭會在風雨天開花呢?原來是在氣溫高、氣壓低、水份蒸發量較大的情況下,鱗莖內的開花激素濃度較高,進而刺激了花芽生長,所以雨後就會開出許多的花。
風雨蘭又分為兩類,寬葉的稱為韮蘭,窄葉、圓葉的稱為蔥蘭。其實它們是一個大類的植物),分為四屬Zephyranthes、Habranthus、Cooperia、Haylockia。Zephyranthes屬最常見,品種繁多;Habranthus屬大多數品種為側開型;Cooperia屬為夜開型,有香味;Haylockia屬的品種很少,有人把它們整體劃歸Zephyranthes屬。有眾多的園藝雜交種,花色有白色、黃色、紅色、粉紅、桃紅、條紋黃、橙色等等,是非常好種又生性強健的石蒜科多年生球根花卉。四季皆可見開花,盛花期在夏秋2季,花後可摘取種子繁殖,將花莖剪除可以保持美觀。常做為盆栽、花壇、地被植物,雨後突然綻開美麗的朵,常帶給人驚喜。
雖然名字裡有蘭,但卻不是蘭花,類似的還有螃蟹蘭、蜘蛛蘭、文殊蘭、君子蘭、吊蘭等等,這些都不是蘭科植物。雖然名字裡蔥與韮,球莖長得小洋蔥,但風雨蘭屬於石蒜科,這個科的植物大多有毒,所以可別學神農嘗百草,以身試毒啊!
花語:
初戀、期待、潔白的愛、堅強、勇敢
水分:
略耐乾
日照:
半日照~全日照,日照充足較易開花
通風:
葉子、花莖柔軟,忌強風
溫度:
生育適溫為22~30度
修剪:
不需修剪
施肥:
春秋2季施有機肥,可促進球根肥大、開花
介質:
排水性加即可
病/蟲害:
蝸牛啃食葉子、球莖
一般繁殖是以種子與側球分株為主,
種子比較慢,一般大約要1~2年才會成熟(相對側球就快多了),
但是種子繁殖的好處是取得容易、數量較多。
種子繁殖主要有2種方式,
一種是直接泡水後撒在土上,
另一種是撒在密閉容器裡面的濕面紙上,等出芽後再移植,
我比較習慣第二種,
因為出芽率比較好、播種到移植中間不用澆水、植株的間距可以控制。
跟大家分享我以風雨蘭種子繁殖的方式:
1) 採收風雨蘭種子
只要看到風雨蘭開花總是會有幾朵授粉成功的,
但是要等到種莢有些微裂開再採比較好,
這樣可以避免採收到還沒成熟的種子,
可是如果再晚一點的話就會哭哭,
因為種莢太開的話,一陣風來種子就會隨風而逝 ~~
2) 準備工具:透明容器、面紙、噴霧器
3) 種植
將面紙平鋪在透明容器底部
將風雨蘭種子均勻鋪上,避免重疊
以噴霧器噴濕面紙,注意不可太多水,否則風雨蘭種子會漂浮位移
蓋上蓋子,放置於無直接日照之明亮處
4) 移植
等待約2周時間,觀察小苗葉子頂到蓋子時就可以移植了,
移植準備工具:花盆、土、鋼筷、噴霧器
將土倒入盆中鋪平
一手握住葉子,輕輕拿起風雨蘭小苗,
注意根不要弄斷,如果有殘留面紙沒關係,
一手以鋼筷挖出一小洞,將風雨蘭小苗根部埋進土裡,
不用根部全部埋進去,可以等整盆都種好後再撒些土補足,
整盆都種好後充分澆濕即可,
東倒西歪沒關係,等長大就會正了
孤挺花種子也可以此方式栽植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