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盆栽
以前不太喜歡組合盆栽,
因為大部分的組合盆栽都種不久就變醜或死掉。
當時我認為最好的種植方式就是一棵一盆,
這樣比較好養,長大之後也方便移植大盆,
最多就是同種類的種在一起,
也就是一般所謂的合植盆景。
但後來看過許多之後,
慢慢地發現組合盆栽有其豐富之美,
不僅在型態上,也可以有不同顏色、花朵等…
更可以做成不同的風格,鄉村風、日式等…
那為什麼一般組合盆栽不好養呢?
是因為只為了追求美觀,
卻忽略了各種植物對水分、日照、介質等的需求是否相近,
例如把要全日照與要遮陰的種在一起,
如此一來當然不可能維持盆栽的健康了。
有些甚至是拿了幾種小盆栽,
直接脫盆擺一擺,
植物的性質不同就罷了,
上面用綠色水苔覆蓋住而已,
其實裡面滿是縫隙…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性質相近的植物、
用適當的介質獨自種植在小盆栽穩定之後,
再小心脫盆,儘量不要傷到根,
擺放妥當之後,用適合的介質填妥每個縫隙,
充分澆水後,放在陰涼處,
等穩定之後再擺放於適合的環境之中,
如此一來組合盆栽就可以維持長時間的美麗了。
例子: 室內(耐陰)型 - 適合無直接日照的明亮處
植栽安排
飾品與器具
注意事項:
․植栽選擇時,儘量找日照、水分需求相近的
․ 越韌命的植物越好
․ 選擇大小適合且不易長大的植物
․ 選擇顏色較豐富的植物
․ 介質特性要適合所栽植植物,不然易造成爛根
․ 未移植前的植栽最好是單獨種在小盆裡,脫盆與移植到組合盆栽時儘量不要傷到根
․ 各植栽間空隙要確實填妥介質,若未確實填妥,根暴露在空氣中易乾死,必要時可以用筷子將介質搓實
․ 不需種得過份擁擠,要留適度空間
․ 設定盆栽要展示的正面,以此安排植栽的位置,較高的植物最好安排在後面
․ 日後擺設位置、澆水、施肥、修剪要依照植栽所需進行,不是隨便放、偶爾澆澆水就OK